作者為氣候先鋒者聯盟共同發起人近日因「以核養綠」公投成案,廢核平台開始在媒體上散布不實資訊惡意曲解「以核養綠」,身為「以核養綠」創詞人,有必要對民眾、特別是生態環境團體建意像基隆鳥會一樣先以開放的胸襟瞭解竟而認同「以核養綠」;事實上「環境守護」並非反核團體專利,激進廢核反而治絲益棼(編按:理絲不找頭緒,結果越理越亂。),破壞生態環境。激進廢核可能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可從兩處討論:溫室氣體排放是否增加,與對生態環境是否友善。首先看溫室氣體。廢核團體過去引用彭博能源財經研究團隊(BNEF)預測的全球資訊,認為台灣應該加速發展再生能源,但BNEF卻針對台灣2025年非核家園供電組成預測台灣實質再生能源比率僅能增至9.5%、天然氣供電也到不了50%僅能增至37%,燃煤供電反而被迫大幅上升至54%。彭博的論點是:台灣再生能源目標訂得過高,既要廢核又要減碳,遙不可及。無獨有偶,華爾街日報也曾指出,台灣2025的能源目標只是一個「幻想的願景(Fanciful visions)」。客觀觀察過去3年,政府的激進廢核政策迫使台電每年停掉一部高效零碳核能機組,即便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逐年升高,發電量卻受天候影響無法穩定成長,去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反而較前一年短少3.6億度,全國「淨低碳能源」也因此下降。3年來,因能源配比調整累積的衍生碳排超過1590百萬頓,相當於大安森林公園4萬多年的碳吸附量。面對溫室氣體不斷攀升,聯合國跨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 2018 世紀末限制升溫1.5度特別報告》「決策者摘要」第19頁P3情境中明確指出:本世紀中核能發電量建議上升至2010年世界核能總量5倍之多,即「以核養綠」最好的背書;唐獎2018永續發展獎得主詹姆士韓森(James Hansen)也親自來台,認證「以核養綠」是解決台灣能源問題有效途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再生能源發展的初衷,難道不是為了「減碳」與「友善環境」嗎?政府針對再生能源的規畫,理應詳實盤點可用資源空間,避開生態熱點,循序漸進發展,而非「先射箭再畫靶」兩年計畫在年初完成盤點2020地面太陽能光電階段目標3.4GW,硬推結果卻造成38.7%的太陽能板選址影響生物多樣性棲息地及良田,更搶奪鹽灘地水產養殖生存空間也將衍生海洋資源加速枯竭,更麻煩的是,未來還有13.6GW的太陽能裝置未完成盤點,又會強取哪塊所剩不多的大自然呢?轉向觀察離岸風機遴選預定地,也將破壞全球僅60頭、極度瀕危的台灣白海豚的生存空間;為填補再生能源供電間歇性與供電缺口,必需大量增加燃氣發電,天然氣則因 99.98% 進口,需擴建接收站而破壞觀塘的千年藻礁、台中港外堤的白海豚生存棲息地、與基隆協和的珊瑚礁體系。缺氣導至實質降低在地空氣汙染源的「工業鍋爐改氣」空間被擠壓;倘若實行「以核養綠」,不用全靠燃氣填補再生能源缺口,天然氣便有機會優先用於5000個兩噸以上燒焦煤、燒重油的鍋爐,及早降低空氣污染。台灣地狹人稠,面臨氣候變遷、棲地守護、空品健康等重大威脅外,尚須兼顧民生經濟唯有「以核養綠」,其培養的「綠」,以生態環境為優先,藉「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上繳機制」盡量取代化石燃料,填補高價的再生能源資金缺口,以確保「2025 超高齡社會」主要經濟負擔者能夠承擔電價及物價,政府也應避免老年長照的預算,被過度發展再生能源排擠。綜言之,吾人相信能源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就是政府實行「以核養綠」的務實政策,配合人民「盡其在我」的力行節能。更多論壇文章 誰是陳其邁的「王牌豬隊友」? 認真談談「又老又窮」的意義 普悠瑪、北醫大火—誰能給基層一個肩膀? 「不願役」不僅只是台灣而已 高雄市長選舉的戰場實況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 .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ga71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